×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重生北宋:武夫当国

第4章 战利品

何老三所使用的这把刀是典型的朴刀,这种刀刀身阔而短,刀尖接近九十度————约等于没有刀尖。两宋大多数战刀都这尿性,刀身又阔又短,弧度啊刀尖啊啥的几乎没有,整把刀只剩下砍劈这一种功能了。

砍劈什么的,李骏最不怕了,他最怕的就是刺。经常被砍的朋友都知道,砍劈要格挡并不难,但直刺想要格挡那难过登天,好巧不巧的,朴刀只有砍劈这一种功能……

所以在何老三挥刀扑过来之前李骏便飞快地捡起了一面圆盾,猱身而上,举盾格挡。只听得笃一声,朴刀重重的砍在圆盾身上,入木数分,一时间竟难以拔出。李骏也不会给机会何老三拔出,挡住这一刀后他便持盾发力往前猛顶,何老三无暇拔刀,只能用手撑住圆盾,用蛮力与他对顶……就跟顶牛似的。然而,这种顶牛只持续了不到两秒钟,李骏便抬起右脚照着何老三的胫部迎面骨就是一脚!

这一脚踢出的角度并不大,好像也没用多大的力气,然而何老三却分明听到自家小腿骨头传来令人牙酸的声响,剧痛几乎是以光速扩散,让他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号,被踹中的右腿完全使不上劲,身体失去平衡,被李骏毫不留情地顶翻,摔了个四脚朝天!

根本就不给他任何**的机会,几乎是在何老三倒地的瞬间,李骏右手五指箕张,如同一只巨大的鹰爪,闪电般扣住了何老三的咽喉软骨,微一发力何老三喉咙便格格作响,根本就透不过气来!

眼看何老三只一个回合便被打倒,围观的宋军军士们发出惊愕的呼声,好几个跟何老三交情不错的刀矛并举就要对李骏痛下杀手!

李骏却看却没看他们一眼,只是盯着何老三,冷冷地问:“那副甲我能不能用?我能不能用!?”

何老三露出恐惧的神色,费力地点头:“能……能用,能用!那副甲是你的,你爱怎么用都可以!”

李骏这才慢慢松开手,冷笑一声:“早说不就没事了?非逼我动手,真是属陀螺的,欠抽!”说完从容不迫的走向那位西夏百人将的尸体,快速地将他那副让何老三垂涎三尺的瘊子甲扒下来往自己身上披。

一名额角处有一道刀疤的军士把何老三拉起来,嘲笑:“何老三,你怎么回事?连个乡兵都能轻松把你打倒,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弱了?”

一名黑脸大汉咧嘴笑:“他怕是窖子逛太勤,一身气力都消耗在女人的肚皮上了,以至于两腿发软,被人轻轻一顶就顶翻了!”

众人无不大笑起来,马道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何老三气急败坏,跳着脚怒骂:“陈四,闭上你的鸟嘴!老子虽说窖子逛得是勤了点,但腿绝对不软,不信可以把你婆娘叫来,老子证明给你看!”

那叫陈四的黑脸军士笑:“既然腿不软,那你为什么一推就倒?你的下盘功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差劲了?”

何老三瞄了一眼正忙着披甲的李骏,露出一丝忌惮之色,小声说:“那小子很可能是个沙场老手,一身白兵搏杀的本领不输久经战阵的老卒,你们跟他打交道最好小心点,不然挨揍了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额角有刀疤的军士明显不信:“你说得也太玄了吧?他顶多也才十八九岁,能跟久经战阵的老卒比?”

何老三哼了一声:“你爱信不信!”

他们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李骏听得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在意这帮鸟人的议论,只顾着披甲。不然还能怎么样?告诉那帮鸟人他其实并没有战场厮杀的经验?

嗯,战场厮杀的经验他有,但冷兵器战场厮杀的经验他却没有,他这一身本领都是在孤儿院和学校里练出来的。

孤儿院并不是什么**友爱的地方,为了争夺食物、衣物、玩具这些东西大打出手这种事情三天两头就会发生,体弱的孩子只有被欺负的份。小时候他比较瘦弱,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还不敢去告状,因为就算告状护工也不会拿打人者怎么样,对方应付完护工阿姨后只会把他打得更狠。一位经常来孤儿院帮护工照顾孩子们的志愿者同情他的处境,教了他几招防身技巧,比如说戳脚、摔跤什么的让他防身。为了自保,他一有空就苦练,哪怕后来整个孤儿院都没有人敢招惹他了,他依旧天天练,打发时间嘛!

从七岁开始苦练,练到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已经能一脚踢断五块红砖,或者踢折一根手臂粗的木棍了。

上了大学后,他被一位家境宽裕的同学硬拽着加入了兵击社和攀岩社。别人加入这些社团可能只是兴趣使然,随便玩玩,但他不一样,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到最好。为了提高自己的攀岩水平,他拜传统武术大师为师苦练鹰爪功;为了在兵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花了大量时间去钻研古代兵器和盔甲,以及全甲格斗技巧……比考研还认真。四年后,他已经可以用四根手指抠住一条只有几厘米宽的缝隙将自己挂在空中大半个小时都不用歇,在冷兵器格斗比赛中更是所向披靡。兵击圈的玩家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千万别跟这小子贴身缠斗,因为他总能找准机会照你下盘来上一脚,让你失去平衡,然后死不瞑目。跟他打,用长兵还有点胜算,用短兵那是一点胜算都没有,只有被阴死的份!

哦,对了,他还参加了弓箭社,同样表现出色,在射箭比赛中屡拔头筹。

本来他参加这些社团都是出于兴趣,同时也是想跟同学们搞好关系,好融入集体,没想到这些东西今天居然派上用场了……

在一名乡兵的帮助下,李骏迅速披好了甲。轻轻触摸着甲面上那一个个小小的瘊子,他心里总算多了几分安全感。

这甲每一片甲叶都呈铁青色,是西夏人选用高品位铁矿矿砂采用冷锻工艺制作而成,那一个个小小的瘊子便是每一片甲叶反复锻打,锻至只有原来厚度三分之一的时候形成的。这甲制作极为精良,当然,也极耗工时和人力。北宋也曾尝试仿制瘊子甲,但是也不知道是工艺不行还是铁矿品质不行,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反正多番尝试都不成功。当然,一些制甲的也会刻意在甲叶上弄出瘊子来以假乱真,但那只是样子货,逼真是逼真,却没有办法做到瘊子甲那样的防御能力。据《梦溪笔谈》记载,北宋用神臂弓在近距离射被缴获的瘊子甲,结果射上去的弩箭都是被直接弹开,难损它分毫。有一箭射进去了,但凑近一检查,原来是刚好射中了用于串联甲叶的小孔,而这小孔还把箭镞给刮得卷边了。

有这样一副甲在,他的小命多了好几重保障。

披好甲后,他又拿起撒袋绑在腰间,将骨朵别在腰右则,又将那柄西夏百人将的长刀捡起来————这也是他的战利品。

跟宋军大量装备的平头砍不一样,西夏军队装备的长刀依旧保持汉唐战刀的形制,刀身窄长,有着尖锐的刀尖用于击刺,不过刀身带上了一点轻微的外弧,而非环首刀和横刀那样笔直。

有点像弯刀了。

当然,弯刀也不是草原民族的专利,这玩意儿汉代就有了,不过汉代的弯刀是内弯的,劈斩时威力巨大。至于像大马士革刀那种圆月状外弯弯刀,那得等到八世纪以后才渐渐流行起来————在此之前中东那片所使用的刀剑也是笔直的,没圆月弯刀什么事。

内弯刀劈斩威力巨大,外弯刀切割时同样有着致命的杀伤力,骑兵高速冲锋时不需要挥刀,只要将刀刃对准敌人的身体,凭借奔马赋予的速度就能在敌人身上切出一个可怕的大口子,给予敌人致命重创的同时还不需要消耗多少体力,可谓优势巨大。不过西夏军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光是西夏,北宋、辽国、吐蕃……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弯刀得等到蒙古人露出锋利的獠牙时,其可怕的威力才会被东亚各个文明所熟知。

李骏挺喜欢这把长刀,它虽然不能像弯刀那样轻松切开敌人的躯体,但劈、削、斩、刺,都十分顺手,比他那个硬把他拽进兵击社的土豪同学花高价找人打造的任何一把刀剑都要顺手。那些兵器铸造大师铸造出来的刀剑更像是工艺品,而西夏人的刀剑却是为喋血沙场而生的,在实用这方面绝对甩那些铸造大师十八条街。

挥舞了几下,怎么用怎么顺手,是把好刀,收下了!

将长刀归鞘佩在腰间,将自己完全武装起来之后,他这才将目光投向以何老三为首的那帮宋军军士————这帮家伙正神色不善的盯着他呢。

也正常,刚才他一声不响就冲他们的同袍大打出手,这等于是在打他们所有人的脸,他们能咽得下这口气才叫怪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